多彩社团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旗飘扬 >> 多彩社团 >> 正文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时间:2010-10-29 来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 作者:张丹

(院团委网络部 技术员 魏帅动 讯)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增长点和重要途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完善自我的主要途径。分析了学生社团的现状,提出了应明确社团建设方向、优化社团外部环境、加强社团内部管理等。

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外来文化的影响日渐增多,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在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日益蓬勃发展的学生社团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⒈学生社团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除了开展两课教育外,更重要的还是日常教育管理中的渗透性教育。传统的日常教育管理呈条状层级实施,即学校—学院—班级,班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随着学分制的全面实行和后勤社会化的推进,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凝聚作用和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弱化,而学生社团在校园中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通过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的活动,把大学生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改变过去“你说我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2005年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由此可见,在学生社团中开展思想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增长点和重要途径。

⒉学生社团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

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涉及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学技术和体育等方面,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社团活动有利于把大学生吸引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塑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社团这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对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传承学校优良历史传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⒊学生社团成为学生完善自我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很强,他们渴望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而学生社团为这种渴望提供了机会,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课余生活,培养爱好特长,扩大知识领域,锻炼交往能力,锻造健康心理的重要方式。首先,专业的交叉性,有利于社团成员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其次,社团活动的自主性较强,社团成员的积极性高,自主创新创造的空间大;再次,由于成员间的直接交往,活动中的相互分工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团结协作能力;最后,成员是自愿参加的,组织的凝聚力,成员间的关爱,宽松自由的气氛,能使青年学生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学生社团在国外大学的发展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在我国,社团的发展一直相当缓慢。改革开放以后,社团才开始复活,学生社团也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学生社团尚处在成长的雏形阶段。

1.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社团发展方向不明 表现在学校在学生社团建设上缺乏总体的规划,学生社团的类型重复、规模参差不齐。没用明确的发展目标,学生社团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

(2)学生社团外部环境不好 表现在没有明确社团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没有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措施,社团活动缺乏资金和场地的支持,专业指导教师配备不足等。

(3)学生社团内部管理不善 表现在管理不规范,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可以传承的经验,“因人而兴,因人而亡”的现象比较普遍。组织过于松散、活动缺乏特色、人员流动性大,社团骨干素质不高,学生社团自身缺少活力。

2.进一步明确社团建设的方向

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载体 以“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坚持与专业学习和学术科技密切相连,坚持以文学艺术美化心灵,使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自我锤炼的平台,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载体。

坚持社团建设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积极引导理论研究型社团、专业学习型社团、社会实践型社团、文学艺术型社团、体育健身型社团的发展,满足广大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做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3.进一步优化学生社团发展的外部环境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社团是学生自发的组织,反映了学生的意愿,代表着学生的利益。要主动把社团纳入学生工作管理体系,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有机结合,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优等挂钩,调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把社团骨干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校学生干部的管理之中。在社团管理过程中,积极与学生社团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主动了解学生的特点及其思想,在互动中彼此理解与配合,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管理过程才能顺畅,管理措施才能落实,管理工作才能主动。

(2)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物质保障通过学校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学校活动中心,配备一定的办公场所和器械设施,选聘责任心强、热爱学生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等一系列措施,真正对社团有所作为,为社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为社团的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解决实际困难。

(3)建立晋级机制、评比表彰机制依据社团自身的特色、效果和影响力将社团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对不同级别的社团给予不同的经费支持。原则上对管理比较混乱、整改不力的要取消其资格。开展活动方案设计大赛、品牌活动、特色评比活动等表彰活动,避免社团活动的低水平重复,既可形成向心力,又可调动各社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各社团在竞争中良性发展,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促使社团活动上水平,出成绩,打造精品社团、特色社团。

4.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的内部管理,增强自身活力

规范管理是搞好学生社团建设的前提。没有科学的规章,学生社团就会各行其是,一盘散沙;没有合理的机制,学生社团的发展就会缺乏动力。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定社团制度管理、活动管理、资金管理和人员管理条例,明确社团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社团成员的组织纪律性,规范社团内部运作。严格把握社团审批、重大活动报批、干部培训及考核等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通过制度建立起管理架构,使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减少管理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由校团委联合学校相关部门成立社团管理中心,下设学生社团联合会,直接对各社团负责。社团实行社长负责制,社团部门设置上以简洁实用、功能健全、职责明确为原则。逐步建立团委指导,社团联合会服务,学生社团自主管理的社团管理机制。

(3)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传承社团积极进行管理模式的摸索,应当掌握一些管理学知识,有了成功的经验和比较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管理经验的传承。通过建立社团活动档案,积累活动资料,对活动的构想。策划、分工,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其中用到的资源及其取得的方式、方法,活动的经验总结等详细加以记录,从而形成传统加以传承,保证社团的持续性。

(4)组织覆盖,培养骨干在学生社团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规模较大、组织机构比较规范的社团中建立共青团基层组织,实现组织覆盖。培养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品德良好、作风扎实的学生骨干队伍。在选拔社团负责人时,特别是有较大影响力的社团,要综合考虑,不仅要求有较强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社团内的党员、学生干部要增强政策意识,树立大局观念,保持较高的思想觉悟。

(5)加强横向联系,扩大对外交流 学生社团要善于利用与整合各种资源,主动开展与校内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协作与交流,并且主动地走出校门,增强校际间的密切交往,在交流与合作中争取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展示舞台,这对于社团的发展是有利的。

实践证明,学生社团这一组织形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认真研究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方法,创新管理机制,将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实现最优化布局,才能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在新时期高校校园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