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社团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旗飘扬 >> 多彩社团 >> 正文
素质教育中的高校社团建设
时间:2010-10-28 来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 作者:张丹

(院团委网络部 技术员 魏帅动 讯)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高校是培养未来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摇篮,素质就是力量。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既是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科教兴国的发展之本。在进入新世纪之际,高等院校必须站在“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以超前的意识,未雨绸缪,加快改革的步伐,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实施对大学生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的全方位的、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这对高校而言,已成为当务之急。而社团建设又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我们应该在服务大局,服务学校,服务学生的有机结合中重视社团建设,积极推进高校社团建设,努力开拓高校社团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一、背景

1、加强社团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今年六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强调要“加强共青团的学生社团工作,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九月份召开的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着重提出了要“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上海市教育党委在2000年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要求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公寓制、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渗入到学生社团和社团建设中去”。这些会议都强调:要认真按照邓小平同志“三个方面”的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四个统一”的要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以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校园社团则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实践场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仅仅依靠知识结构的完善,优化和扩展知识领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为他们提供锻炼能力并亲自实践的场所。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了解现实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找出自己的不足,尽可能的加以弥补,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2、加强社团建设是实行学分制和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的需要。

为全面推进学校管理体制和后勤制度的改革,完善“育人”环节,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了学分制和学生宿舍的公寓化管理。可以说学分制的实行,对实施“通才”教育,拓宽知识面和专业面,构架合理的适应性强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科学理论,懂得经济与管理,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学生宿舍的公寓化管理则使得学生生活自由度相对较大,为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了机会和环境,为全面育人提供了新渠道、新机遇,同时也减轻了学校领导对后勤工作的压力。然而这两项制度的实施,使得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系、交流减少,淡化了行政班级观念,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荣誉感减弱,这就要求必须找到一个新的组织载体来改变这种状况,而社团无疑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载体。

3、加强社团建设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个性包括个性倾向即人生观、需求动机、兴趣等,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气质、性格等。大学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及心理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大学生的个性具有可塑性。校园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对学生发挥特长、陶冶情操、培养兴趣以及净化心灵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个体,必须完成社会化,而社团则满足了这种需求。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能提高应付各种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与他人共事,学会将现实的计划与将来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转变与心理健康,它能使性格内向的人,通过一定的社团活动锻炼,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善于与他人打交道;意志薄弱者,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下,变得意志坚强;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能使大学生课余生活在愉快中度过,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二、我院社团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我院党委的重视下,在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团委的精心组织下,我院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大力开展社团建设,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涌现了一批能够融教育与服务功能于一体,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的社团组织,走上了规范化、规模化、成效化的发展道路。这其中既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构筑当代大学生精神支柱为己任,在高校学习邓小平理论论文交流会中屡获佳绩的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有为维护公平与正义而努力奋斗,为媒体广为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有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宗旨的学生自律委员会;有以开拓校园文化,传递校园信息的《华政报》记者团;有屡次在重大比赛、社会活动中获奖的院铜管乐团、院舞蹈团、院合唱队等。不同的社团活跃在华政的各个舞台上,为提高华政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健康、文明、活泼的成才环境,推动我院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我院的影响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我院在探索社团建设中逐步健全管理制度,提出了以创造良好环境,提供舞台,加强保障,促进竞争,协调社团与学校各部门,各学生组织之间的关系,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从而使我院社团成为校园文化展示,人才队伍展示,青年精神面貌展示的舞台,形成品牌项目,成为示范性团体,使我院的社团建设逐步步入有序、多元、健康的发展轨道。同时为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推动社团建设,并配合团市委开展的明星社团评比,组织我院的考评工作,评出优秀社团、明星社团予以表彰和奖励,创办《华政社团》刊物,展示社团整体风采。总之,小社团大功能,这是社团在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中作用的概括。作为培养文化人的高等学府,不应该成为只会铸造僵硬模式的工匠,而应以独具匠心的雕塑家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可以这么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或多或少的参加这样那样的社团,有的甚至身兼数职,而两耳不闻校园文化只读专业书的人,如果还有也是少而又少。由此看来,社团在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乃至培养复合型素质人才的系统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它的功能与作用不可限量,然而高校社团建设的成功,非凭一时之兴,一人之力,一人之愿。忆往昔,多少社团随风消散,曙光一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的社团建设工作进行必要的总结和思考,以促进我院社团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谱写我院社团发展史的又一部新的篇章。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培养跨世纪人才是高等学校的职责,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不能靠大面积调整教学计划,牺牲和冲击专业教育来取得。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认识到,加强高校社团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条有效途径。面对我院社团蓬勃发展的局面,为进一步加强社团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规章条例,加强政策支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社团建设,是一次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可以说,素质教育中的社团建设,有赖于各方面的合力推进,共同配合,营造一个有利于社团建设的社会大气候和宽松的外部环境。同时,要使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改变社团管理的松散局面,我院已初步制定了《社团管理办法》、《社团评级实施细则》、《社团考评评分办法》,但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以规范社团工作,使之有序发展。

2、高校自身要为社团建设创造条件优化发展环境。

首先要转变观念,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偏重于学历教育,文理分割等,造成了大学生素质的整体缺陷,这样教育计划得不到根本落实,大学生的素质无法得到全面提高,更不要说适应未来的竞争。因此要改变这种观念,把重点放在发展大学生的智能,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激发和挖掘大学生的创造力,其次,高校要组织和鼓励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使他们在参与实践中受到教育,积极开展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内容健康丰富形式活泼多样的学习生活,不断为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3、高校社团应积极的多渠道的筹措资金。

大学社团是高校中非正式组织,没有固定的行政拨款,它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会员费和学校的有限拨款,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所获得的经费,如红五月,政法金秋。然而,社团经费还是捉襟见肘,导致有些社团名存实亡。因此,学校应加大对社团资金的投入,建立社团的固定经费投入制度,制订社团经费管理条例,明确投入的金额、管理、奖励等,使有效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同时,社团本身也应积极地多渠道的自筹资金,近年来部分社团大胆的走出校园,寻求社会企业赞助,以解决社团经费危机,可以说,拉商业赞助,已成为大学生社团解决经费危机的一条新的出路,企业赞助使学生社团走出经费紧缺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学生社团乃至校园文化的发展。

4、建立社团部加强对社团的宏观管理。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及学分制、公寓化管理的实行,社团已逐渐成为共青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针对我院目前已三十几个文娱、学术、体育类社团,但一直处于管理松散的局面,拟倡导成立社团部,直属院团委,来加强社团管理。同时突出社团部的作用,使社团部能对高校社团进行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此增强各社团的竞争力和创新意识。

5、社团自身应积极探索勇于进取。

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树立精品有一个首要的前提,即牢记“学生”这个主体。社团是学生的社团,社团的活动,社团的节目,必须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拿出适合大学生形象,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大学生喜欢的东西。否则,精品便无从谈起。其次,要树立竞争意识。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竞争是残酷的,但却能给人以无尽的动力,催人奋进。对于竞争,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参与,勇于挑战。社团也只有在竞争中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意味着总会有社团不合乎同学需求,不符合时代要求而遭淘汰。第三,要树立开放意识。要让自己了解别人,让别人来了解自己,除了与本校其他社团的合作与交流外,还应与他高校的相应社团保持一定的联系,经常开展校际间的交流与探讨,一方面,学人所长以鉴己;另一方面,扩大影响提高地位。第四,要树立自我完善意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完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再好的社团负责人,终有一天会离开其岗位。社团如果过分的依赖其负责人,那它永远无法自立无法成熟起来,对社团来说,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比一人优秀的社团负责人来的更为重要。

加强素质教育,重视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跨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充分发挥小社团大功能的作用,以求真务实的作用、奋发有为的精神、再创辉煌的激情,全面加强和推进社团建设,努力开创新世纪社团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