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旗飘扬 >> 青年时讯 >> 正文
汽车工程学院“挑战杯”作品专项报道
时间:2025-05-30 来源: 作者:

项目名称:苍穹舞者——仿生蝴蝶式拓展应用平台

项目负责人:罗宇轩

项目成员:向安黎、范文杰、黎盼、范炜奇

指导老师:宋超、孟灵、张勤

项目简介:苍穹舞者--仿生蝴蝶式拓展应用平台是一款具有蝴蝶外观、模仿蝴蝶运动姿态进行飞行的扑翼仿生飞行器。本作品由遥控模块、动力模块、仿生翅膀模块构成,融合多门学科知识,综合各领域优势可在科普教育、环境监测、娱乐表演等多种领域中应用。


项目名称:“藕然智得”——两栖自适应莲藕采收与清洗一体化平台

项目负责人:赵曼钦

项目成员:杨晨、吴超、舒卢渝鄂、周思奇、袁嘉伟、苏堂宇、张梽勇

指导老师:孟灵、沈锋、程洪涛

项目简介:两栖自适应莲藕采收与清洗一体化平台适用于水深200-400mm的带水藕田作业,采用遥控可视化操作,集“冲、耙、收、洗、存”于一体。设备由自走式作业机和岸边水泵机组组成,具备两栖行走能力。扇形交叉模块与喷水耙爪模块切割、冲刷淤泥,仿手拉拽藕,莲藕浮起后,清洗收集模块收集,达设定重量后,快换存储模块返回岸边,摄像头实时反馈画面,实现高效、精准采收。


项目名称:智能控制纳米油水分离器

项目负责人:卜顺康

项目成员:张慧青、孙宇希、卞文超、侯存旺、夏金梅、邓豪然、刘智博

指导老师:赵昆、马洋、张皓云

项目简介:本项目创新微纳米气浮技术(气泡≤50μm),结合界面吸附与涡旋分离,实现油脂去除率98.9%,无需化学药剂,能耗较传统设备降60%。配套智能物联网系统支持远程监控及故障预警,维护周期达90天,人工成本减65.5%。设备处理量覆盖10-50吨/小时,适配餐饮、酒店等场景,废油回收率≥95%(可转生物柴油),残渣有机肥转化率≥80%。出水油含量≤80mg/L,年减排CO₂≥2吨/台。


项目名称:“清刃轻收”——小型莴笋收割机

项目负责人:黄睿

项目成员:陈鑫、邬思缘、张瑞智、卢震宇、代志强、柯沛、柯炫金

指导老师:沈锋、孟灵、宋超

项目简介:轻刃清收——小型莴笋收割机是一款具有自动收割、老叶去除、自动收集的多功能莴笋采收一体机,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切根装置、输送装置、双重去叶装置、收集装置、驱动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实现了莴笋从采收到收集全流程自动化,解决了莴笋传统采收方式中采摘效率低、损伤率高、耗时周期长和耗时耗力等问题,适用于山地、丘陵,大棚以及小地块等地形。经测试,单颗莴笋收集速度4秒左右,损伤率≤8.2%。


项目名称:“韭韭归一”——基于智能平台的多功能韭菜一体收割机项目负责人:王国帅

项目成员:冉珍、陈品丰、吴超、周业鈊、周学梅、何雪垠、何艳

指导老师:陈永伟、朱佳、余轩

项目简介:我们设计的这款小型多功能智能韭菜收割机,集韭菜收割、打捆、收集于一体,它创新点主要有:1)将收割、打捆、收集功能集成一体,尽最大可能的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2)为了提高收割质量和保证韭菜后期生长引入视觉模块,方便调节割高度;3)增添了智能语音模块,可以一声呼唤智能启动和关闭机器,即使老人、妇女也能轻松上手操控机器。它体型小,重量轻、造价低、操作简单、适用场景广泛,专为农户解决韭菜收割难题而设计。



项目名称:小型无人驾驶多品种作物精播机

项目负责人:韩坚锐

项目成员:杨臻嵘、缪茜、刘恒、吴德康、成永康、王九国、何景洋

指导老师:孙小芳、潘喜利、张伟

项目简介:目前国内农作物播种机大都存在难于小型化、智能化低、播种品种单一、种植参数不便调节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开发出一种可多品种播种、调节行距、列距、播种深度,且可以覆土、多动力驱动的小型作物精细播种设备。产品可实现遥控、手动、自动切换,动力可使用人力、拖拉机、电池等,而且可实现作物多品种、播种参数的灵活调整,特别适用于中小规模种植用户使用,还可以采用多户共用或租赁的方式使用该设备。


项目名称:“柔爪智采”——基于仿生夹持的白菜低损智能采收装置项目负责人:张旭东

项目成员:周俊宇、舒逸展、刘鼎文、肖瑞昊、李永琪、温思卓、朱洪蕊

指导老师:沈锋、沈鸿星、孟灵

项目简介:本作品是一款小型、轻便的农业机械装置,创新融合了仿人工采收模式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夹、摇、拔、切、运、收”一体连贯的工作流程和低损伤采收、去掉老叶、切除菜根以及装入菜筐的一体化、自动化采收白菜,适用于丘陵、山地、平原等地区的白菜采收,并兼具翻地功能。与市场上已有的白菜采收机械相比,它结构紧凑、造价低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单人即可轻松操作,特别适宜于个体小型种植户和大棚种植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