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社团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旗飘扬 >> 多彩社团 >> 正文
关于新时期高校社团建设评估体系探讨
时间:2011-03-04 来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 作者:张丹

(院团委网络部 技术员 魏帅动 讯)

【论文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急需建立切实可行的评枯体系来规范社团活动.断时期高校社团建设评佑体系是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体的禽要,依据一定的指导原则及其标准,采取各种可行的方法,对学校社团的建设、发展作出考核评估,本着“以评健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旨在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和社团发展的目的.

高校社团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创建中的功能,急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来规范社团活动,本着“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孟在建设”的原则,坚持建设和管理并盆,积极扶持,规范运作,促进社团健康发展,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大萦荣、大发展。

一、离校杜团班设评估是形势发展的迫切份要

(一)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对高校社团建设提出新要求

确保实现十七大“萦荣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部署,高等院校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加强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贵。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愈见,要求各级政府、社会组织、高等学校等高度重视社团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高校社团文才勺建设。

(二)多元的价位冲击对社团建设提出新挑战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前期,市场多样化的经济形式、组织结构、就业渠道、利益格局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导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样护肖解粉单一形式的社会价值状况,网络空间里价值更具有流动性与哲时性。在各种思想文可扮目互激荡的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漂浮性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在一部分大学生中也存在突出的思想问题,如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心志脆弱等。琳琅满目、良隽不齐的社团文化,纵横交错的价值冲突,给大学生带来了多元的价值方向和价值标准,同时也带来了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的困难。

(三)高等教育改革为社团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学分制实行后导致传统的班级建制逐渐淡化,更多学生开始在社团中寻找归属感。学生社团活动因其聚集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经常性的活动成为可能。许多学生在这里找到亲近的依附感和归属感,在与其他院系同学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认同感,在社团的各种活动中增强了贵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大学生的成才与就业压力对高校社团建设提出新的期望

社会的发展、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大学生认识到知识储备、能力养成、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许多大学生和家长把高等教育视为通向获得较好就业机会、增加收人和提升社会地位的途径。学生加人学生社团,既是满足自身兴趣爱好,更是满足其求知欲望,希望借助社团这一平台锻炼自己,更多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为将来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增加筹码。

(五)目前学生社团自身建设迫切禽要评佑体系来规范引导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加人社团的学生人数与日俱增,百人甚至千人以上的大型社团数量逐渐增多;学生社团由最初单一的兴趣爱好型,转变成融兴趣、学习、科研、服务等为一体的多样化类型;社团活动不再局限于校园之内,更多的社团开始与社会、与兄弟院校联系,到更广阔的空间猎取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学校对社团赋予了更多教育、管理方面的行政职能。成绩取得的同时一些负面现象也随之浮出水面:社团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学生社团之间、社团和其他学生组织之间沟通交流较少;学生干部缺乏系统、有效的培养;社团创新能力不一,品牌意识淡薄;活动形式、内容有待进一步深人挖掘;社团经费得不到保障,参与社会的能力不强,会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最终影响了社团的长远发展。

二、商校杜团建设评估体系的指导原则

(一)理论性原则

高校社团自身所具有的自发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宽容性,使得社团建设中的价值导向至关重要。社团发展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关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把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纳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规划,把社团工作纳人高校工作的总体格局;坚持社团文化的多样性与导向性,越是多样性,就越需要一种主导的价值取向,需要唱响主旋律,形成健康的舆论,使科学理论和正确思想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理应成为青年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合。社团建设发展要注意挖掘社员的个人潜能,突出学生的个人特长,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方舞台。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处理社团事务、决定发展目标、实施发展计划等一系列的工作。在评估创建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社团评估只有始终秉承“一切为了社团、为了一切社团、为了社团一切”的宗旨,围绕学校育人的中心工作,立足各自的工作岗位,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凭借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育人工作,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放性原则

社团文化要体现开放性,因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一种文化就是一种与自然界和其他文化相互联系的开放系统”。高校内五湖四海的学生、文理交融的学科、兼收并蓄的思想,决定社团建设必须要体现开放性。学生社团要树立开放意识,努力打破系、校、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加强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协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社团自身发展,提高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学校要坚持社团建设的学识性、专业性、娱乐性,同时还必须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元因素综合考虑,增强社团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社会化原则

大学是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过渡阶段,大学生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皿要一环。社团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试验平台,是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实践能力的孟要载体。为此,社团建设要创造有利于大学生生命舒展与充实的环境,培育有益于大学生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守法意识等提升的良好氛围。社团成员能不断认识、学习和适应社会,按照社会发展需要去履行一定角色,不断完善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成长能力。注意与未来职业教育相联系,与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相结合,把社团建设评估融人青年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之中,为青年学生将卿项利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五)可操作性原则

社团评估体系在设计每项指标、权重、评估方式、评估信息的确认和统计、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评定等方面,均应考虑到高校社团建设的各级目标要求和实际表现。第一,把目标向指标转化,宜粗不宜细,避免末级指标脱离目标的本质属性。第二,高校社团评估体系宜采用模块化的评估集合,通过分解、评估模块化,把宏大、复杂、烦琐的指标体系简易化、明细化,抓主要因素,突出目标的本质属性,操作方便易行。第三,量化指标对评估工作的有效实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指标中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避免自评和他评中的文字描述“千人一面”的现象,使评估工作针对性更强。

三、离校杜团趁设评估体系的主体构架

(一)社团必须有明确的纲领宗旨

纲领宗旨是社团行动的目标、方针和准绳,是社团成员的精神依托,是社团个性的集中体现。以兴趣为基点建立起来的各种社团必须在《章程》中阐明自己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以达到团结、凝聚、激励社员的目的。同时社团建设必须以主流价值体系为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社团活动要积极渗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把社团建设成人人有使命感、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的团体。

(二)社团必须要有明细的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促进社团发展的根本在于规范每个社团、社员的行为,而规范的途径就是“制度化”,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依托于规范、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就学校而言,首先要制定各项社团管理制度。通过制定政策来建立社团的管理体系,理顺各方面关系,整合多方面资源。(l)要设立特定的社团管理部门,明确其职责范围,对学生社团的成立、审批、考核加以明确规定,使学校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有章可循。(2)要建立校团委指导、画联合会服务、学生社团自主管理的三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指导学生社团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对社团的性质、宗旨、任务及会员的权利、义务等作详尽的规定,使社团活动规范化、制度化。(3)要加大对社团的支持力度。高校社团文化并不等于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也是高校社团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是社团文化的主体,教师是社团文化的主导,教师在社团文化建设中担负粉皿要的职贵和光荣的任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是并行不悖、辩证统一的。(4)努力实现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和互动。(5)注重社团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统一。每年投人固定的经费,在社团场地使用、活动开展、经费支持方面为社团创造条件,在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给予学生社团建设更大的空间与自由。当然,加大对社团的投人与支持,要与加强对社团的审查与管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就社团自身而言,首先要优化招新换届流程,本,兴趣引导、综合考察、活动发展的原则招贤纳士;在换届过程中,按照民主选举、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要求,选拔出优秀的社团领导骨干。其次,要加强自身培养。包括新生培训、骨千培训、负贵人培训,内容涉及社团名称的意义、宗旨、口号、协会精神、工作理念、运作模式、发展目标等,加强专题项目培训,如外联运作培训、宣传制作培训、专题知识讲座等。使新生更快、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社团的管理模式、发展历史,树立起自衣感,增强认同感;使中高层管理骨千完善管理理念和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学会总体把握各个体系的建设,分工合作,调动团队积极性。再次要规范财务收支制度。财务是一个社团运作的基础,一个社团必须对自己的财务有详细的记录及正确的分析。社团自成立之始即应建立财务预算制度和财务收支账目,会费收人、学校投人、项目创收、社会赞助等资金收人由专人负贵,定期向社团成员公开,接受社团成员及指导中心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三)社团的生命力在于开展窝教于乐的活动

丰畜多彩的社团活动具有宜于组织、吸引力强的特点,它是把社团建设引向深人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常规方式。学生社团活动必须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最,增强社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社团的影响力。在活动中应避免“为活动办活动”的急功近利行为,要在理性上下工夫,注重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帮助社团建立一套具有社团自身特点的活动机制,使社团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对于社团活动策划,在活动内容上必须考虑活动的适宜性、公众性、成长锻炼性,考虑到活动本身的育人功能,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并获得学校、社会的认同;在活动方式上,要考虑到新颖性、时代性、创造性;在具体方案上,要考虑各种细节,务必使方案详细周密;在方案的落实上,要贵任到位,落实到人,以“细节关系成败”的思路来推动计划的落实;在活动发动、总结宣传上,充分利用海报、宣传板、内部刊物、网络等媒介,充分展示学生社团活动风采。加强社团国际间的密切交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国际上其他高校交换信息,学习外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优秀经验,展示良好形象。学校要积极为社团发展提供平台,通过举办社团文化节、优秀社团评比展示、特色社团活动展演、创新社团活动观摩和社团工作经验交流会等,进一步活跃社团活动,扩大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学生社团发展注人活力、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活动开展中要树立“品牌”意识,粉重建设一批有活动、有特色、有影响的优秀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效果明显、影响深远的社团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四)对社团的奖励惩处要落到实处

学校要定期召开学生社团工作表彰大会,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社团、学生社团干部、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社团评估一般由专业教师、学校团委、社团联合会、优秀社团代表组成评估团,按照既定的评估标准和评分细则定期对全校社团进行检查评估。对学生社团的评比表彰要坚持经常性与阶段性相结合、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评比与展示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形成社团的优胜劣汰制度,对于管理规范、活动成效显著的社团,要给予经费等方面的倾斜性支持。对于优秀社团的建设成果应采用多种形式的集中展示,以达到以点带面,交流经验,促进全校社团共同发展的目的。对于管理比较混乱、活动不能正常开展、考核不合格的社团,要勒令其限时整改,甚至取消其活动资格。

总之,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是学生自我实现和成长的现实需要,是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的客观要求。高校社团建设评估体系一定要按照“大力扶持理论类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原则,构建社团发展的合理结构,鼓励创新,注意培养特色,提升学生社团的层次,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精品社团。